首页汉语字典徭字的解释
徭

徭的拼音 yáo 徭的注音一ㄠˊ
徭的部首彳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左右
五行 统一码5FAD
徭的笔顺ノノ丨ノ丶丶ノノ一一丨フ丨
名称撇、撇、竖、撇、点、点、撇、撇、横、横、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

徭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yáo(一ㄠˊ)

⒈  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:徭役。

异体字

  • 徭

造字法

形声:左形右声

English

conscript labor, compulsory labor


※ 徭的意思、基本解释,徭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。

徭字造句


1.当今皇帝銮锋二世更是一位贤明的君主,其轻徭薄赋,广开言路,使得国力在原有基础上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,也震慑了西大陆虎视耽耽的诸国。

2.夫因兵死守蓬茅,麻苎衣衫鬓发焦。桑柘废来犹纳税,田园荒后尚征苗。时挑野菜和根煮,旋斫生柴带叶烧。任是深山更深处,也应无计避征徭。

3.隋朝末年,隋炀帝杨广对内穷奢极侈,对外连年用兵,沉重的徭役、兵役逼得农民走投无路,民不聊生之下,农民起义此起彼伏。

徭的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yáo

〈名〉

(1) 通“徭”

(2) 姓

词性变化

yáo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彳( chì))

(2) 同本义 [forced labor;corv ée]

徭役多则民苦。——《韩非子·备内》

(3) 又如:徭力(工役劳力);徭夫(服劳役的民夫)

(4) 历史文献对瑶族的称谓 [Yao nationality]。如:徭洞(瑶族人居住的山洞;借指瑶族人)

徭的康熙字典

徭【寅集下】【彳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玉篇》余招切,音遙。役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冢宰》徒百有二十人。《註》此民給徭役者。《後漢·第五倫傳》倫爲鄕嗇夫,平徭賦。

《韻會》通作繇。《前漢·景帝紀》省繇賦。

《韻會》亦作?。《前漢·宣帝紀》擅興?役。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?作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