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字典赍字的解释
赍

赍的拼音 赍的注音ㄐ一 赍的繁体字
赍的部首贝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上下
赍的五笔FWWM 五行 统一码8D4D
赍的笔顺一丨ノ丶ノ丶丶フ丨フノ丶
名称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点

赍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赍(賫)jī(ㄐ一)

⒈  怀抱着,带着:赍恨。赍持(拿着)。赍志而没()(志未遂而死去)。

⒉  把东西送给别人:赍发(资助)。赍赏。赍盗粮(把粮食送给盗贼,喻帮助敌人做坏事)。

⒊  旅行的人携带衣食等物:“行者赍,居者送”。

异体字

  • ?
  • ?

造字法

形声:上声下形

English

present


※ 赍的意思、基本解释,赍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。

赍字造句


1.她不幸赍志而没,令我深感悲痛。但我珍惜我们那一瞬间的交谈,也珍惜阅读她思绪的机会,从而窥见她的思想生活。

2.,他笔下的主人公大都充满高尚的理想和服务社会的愿望,但却要么因为性格的软弱,要么因为疾病的折磨,要么因为环境的阻遏,最终壮志未酬,甚至赍志而殁。

3.这个作恶多端的杀人犯终于被擒获了,受害者的家属赍志而殁,恨不得当时就活剥了他。

4.小小痴情不改,赍志而没,为世间留下一段薄情郎愧对痴情女的故事。

5.这部命运多舛的影片耗尽了他的心血,为了拍出他追求的那种“有气质和陌生感的电影”,他的一丝不苟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,终至不堪负荷,赍志以殁。

赍的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賫、繼

〈动〉

(1) 拿东西给人,送给 [give]

齌,持遗也。从貝,齊声。俗字作賫。——《说文》

共其财用之币齌。——《周礼·外府》

设道齌之奠。——《周礼·小祝》。注:“犹送也。”

受其将币之齌。——《周礼·小宗伯》

又齌皮、马。——《仪礼·聘礼记》

王何不以地齌周最。——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

赍钱三百万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(2) 又如:赍助(接济;资助);赍赏(赏赐);赍钱(持赠金钱);赍盗粮(赠送粮食给盗寇)

(3) 携带;持 [bring; hold]

行者齎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。注:“谓将衣食之具以自随也。”

齎盗粮。——《荀子·大略》

赍黄金千斤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
赍叶入市。——三国魏· 邯郸淳《笑林》

(4) 又如:赍酒(携酒,带酒);赍带(携带);赍排(置办安排);赍刺(持名片往谒)

(5) 怀抱着 [cherish]

赍志没地,长怀无己。——江淹《恨赋》

(6) 又如:赍志(心怀大志);赍志而殁(心怀未遂的志愿死去);赍子(男性生殖器)

赍的康熙字典

賫【備考·酉集】【貝部】 康熙筆画:15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字彙補》俗齎字。

赍的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齎【卷六】【貝部】

持遺也。从貝齊聲。祖雞切

说文解字注

(齎)持遺也。周禮掌皮。歲終則會其財齎。注。予人以物曰齎。今時詔書或曰齎計吏。鄭司農云。齎或爲資。外府。共其財用之幣齎。注。齎、行道之財用也。聘禮曰。問幾月之齎。鄭司農云。齎或爲資。今禮家定齎作資。玄謂齎資同耳。其字以齊次爲聲。從貝變易。古字亦多或。玉裁按。此鄭君不用許書說。謂齎資一字。聲義皆同也。許則釋資爲貨。釋齎爲持而予之。其義分別。不爲一字。近人則訓齎爲持矣。从貝。?聲。祖雞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