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村里许多人都自发地前去看望吊唁,送去花圈、挽幛。
2., 偏头却见左右一副泼金喜幛,濯濯生辉,上面写着“锦羽俊鸟,比翼齐飞”。
3.1924年潘名江逝世,为了表彰“潘家军”对海防的贡献,孙中山亲笔书写了“国器掌珠”四字挽幛。
4.许多吊唁者都携带着挽幛、挽联、花圈等。
5.亲友悼唁,送花圈祭幛,开追悼会,两三天出殡。
1.村里许多人都自发地前去看望吊唁,送去花圈、挽幛。
2., 偏头却见左右一副泼金喜幛,濯濯生辉,上面写着“锦羽俊鸟,比翼齐飞”。
3.1924年潘名江逝世,为了表彰“潘家军”对海防的贡献,孙中山亲笔书写了“国器掌珠”四字挽幛。
4.许多吊唁者都携带着挽幛、挽联、花圈等。
5.亲友悼唁,送花圈祭幛,开追悼会,两三天出殡。
◎ 幛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巾,章声。巾,丝麻织品。本义:旧时用布帛一副上面题字,作为庆吊的礼物)同本义 [a scroll of cloth or silk,containing congratulations or condolences by friends]
谨具祭幛一悬。——曾国藩《致相润芝中丞书》
(2) 又如:寿幛;挽幛;喜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