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īdào

知道


拼音zhī dào
注音ㄓ ㄉㄠˋ
词性动词


知道

词语解释

知道[ zhī dao ]

⒈  通晓天地之道,深明人世之理。

闻一言以贯万物,谓之知道。——《管子》

know;

⒉  认识道路。

今得遣归,既不知道,不能独行,为我得一伴否?——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
know road;

⒊  晓得,谓对事物有所了解、认识。

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。

know; realize; be aware of;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通晓天地之道,深明人世之理。

《管子·戒》:“闻一言以贯万物,谓之知道。”
银雀山 汉 墓竹简《孙膑兵法·八阵》:“知道者,上知天之道,下知地之理,内得其民之心,外知敌之情。”
宋 苏辙 《答徐州教授李昭玘书》:“夫古之所谓知道者,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忧。”
清 周树槐 《宋景公论》:“宋景公 其知道乎?知道者,知天者也。”

⒉  认识道路。

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五:“娥 语曰:‘ 伯文,我一日误为所召,今得遣归,既不知道,不能独行,为我得一伴否?’”

⒊  晓得,谓对事物有所了解、认识。

唐 杨汝士 《建节后偶作》诗:“山僧见我衣裳窄,知道新从战地来。”
《朱子语类》卷三三:“某自十五六时,闻人説这道理,知道如此好,但今日方识得。”
明 冯惟敏 《一枝花·对驴弹琴》曲:“不遇着 子期,谁知道品题,俺索把三尺丝桐收拾起。”
巴金 《灭亡》第六章:“但这一次他却皱着眉头,没有笑容,也不开口,好像他有什么心事一样,这是 李静淑 一看便知道的。”

⒋  公文用语。犹知悉。多见于诏令。

明 张居正 《奉谕还朝疏》:“奉圣旨……知卿已在途,朕心慰悦。炎天远道,宜慎加调摄,用副眷怀,便从容些行不妨。吏部知道。”
清 陈康祺 《燕下乡脞录》卷九:“康熙 间, 臺湾 蠢动, 闽省 警报到日, 仁圣 正率诸皇子在 畅春园 习射,諭令该部知道。”

⒌  犹厉害。

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金荣 如此欺负 秦钟,连你们的爷 寳玉 都干连在内,不给他个知道,下次越发狂纵。”
李劼人 《死水微澜》第一部分九:“末后,一个妇人从人丛中挤出,向一个高汉子说道:‘算了罢! 张哥,给他们一个知道就是了!’”

国语辞典

知道[ zhī dào ]

⒈  明晓道理。

《礼记·学记》:「玉不琢不成器,人不学不知道。」
《庄子·秋水》:「知道者,必达于理。」

知道[ zhī dao ]

⒈  明白了解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四〇回》:「先生见教极是。但须禀告母亲知道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五〇回》:「洋老总一瞧他神气不对,知道必有事情。」

明了 了解 了解

英语to know, to become aware of, also pr. [zhi1 dao5]

德语wissen, kennen (V)​, wissen (V)​

法语savoir

分字解释


知道造句


1.一百零二、这消息继续,“我知道从你庇护我开始已经至少过去10年了,”她补充道,“让我们聊聊吧有好多话可聊呢!”。

2.如果我们不曾走过感情这条路,如何知道心魔是最沉重的包袱,年少轻狂的好日子一懂事就结束。

3.所谓回头路,现在干吗不走了?我想一个花瓶打碎了,以前会绞尽脑汁拼起来,现在就把碎片堆拢,不要就扔掉,想要就放着,因为管它是完整的碎的,最后都要蒙着灰尘,谁也看不清楚是什么,只有自己知道。张嘉佳

4.一定要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,不要迎合别人的口味而去做一件不属于自我的“难事”。一旦“发现自我”,就要尽力而为,但要全面了解自己和周围的环境,知道适可而止。

5.去!!就知道嘲笑我,你以为我想叫夏流啊!现在都有点恨我爸爸了,死脑筋给我起这样的名字,而且还是跟我爷爷当年赌气之下起的。

6.如果你真心喜欢一个人,想用自己的双手给予她幸福!那么请一定要说出来,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也要让她知道,也让自己心安理得,坚决不错失任何一个机会,免得日后又后悔当初的错过。

7.你的生命如此短暂,所以不要浪费它过别人的生活,不要被教条所束缚,别让他人的意见淹没你自己发自内心的声音。最重要的是,要勇于追随自己的内心和直觉,它们其实早已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,其他的都是次要的。乔布斯

8.不愧是老熟人,太了解李承虞的为人了,如果有什么事儿,只让他知道个大概其,却不了了之,对于李承虞这种性格是绝对不允许的。

9.就算我化成清风,我也不会丢下你,我会陪在你身边,不论何时何地,只要你感觉到有风从你脸庞刮过,就知道那是我在看着你、陪着你...云峥。

10.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,黑夜从天而降了。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,那是召唤的姿态,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,土地召唤着黑夜降临。


※ "知道"的意思解释、知道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