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iándài

年代


拼音nián dài
注音ㄋ一ㄢˊ ㄉㄞˋ
词性名词


年代

词语解释

年代[ nián dài ]

⒈  时代;时期。

年代久远。

age; time;

⒉  每一世纪中从“…十”到…“九”的十年。

八十年代。

decade of a century;

引证解释

⒈  时代。

晋 谢灵运 《会吟行》:“自来弥年代,贤达不可纪。”
唐 张说 《赠崔公》诗:“事随年代远,名与图籍留。”
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二:“年代大讹,何足为典要。”
魏钢焰 《宝地--宝人--宝事》:“两块门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一层盖一层的粉笔字迹,仔细一看,就看出这是不同年代写的。”

⒉  年数。
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六一回:“西门庆 道:‘那个是常在我家走的 郁大姐,这好些年代了。’”
洪深 《青龙潭》第三幕:“到底年代太久,锈得不成样子了,还有用吗?”

⒊  特指一个朝代经历的时间。

唐 韩愈 《谏迎佛骨表》:“宋 齐 梁 陈 元魏 以下,事佛渐谨,年代尤促。”

⒋  每一世纪中从“……十”到“……九”的十年。如1920-1929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,1950-1959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。

国语辞典

年代[ nián dài ]

⒈  时间、时代。

《文选·沈约·宋书谢灵运传论》:「自灵均以来,多历年代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三〇回》:「这几宗案卷,没什么要紧的,又且年代久了,用不著的。」

年月 岁月

⒉  西洋纪元中,从〇到九每十年称为一个年代。如二十世纪八〇年代,是指西元一九八〇至一九八九年。

英语a decade of a century (e.g. the Sixties)​, age, era, period, CL:個|个[ge4]

德语Jahre, Zeit, ...zeiten (S)​

法语décennie (ex : les années 60)​

分字解释


年代造句


1.知识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,还包括社会经验、文明文化、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,才有竞争力,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,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劳可以成事;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,要以知识取胜。

2.对于近年来广播电视节目出现的娱乐化,地方化语言,从60年代初就从事播音员工作的中央台著名播音员方明比较担忧的,是青少年会有样学样。

3.中国的购买量曾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突然增加,于是有人谈到中国有可能成为美国农民的一个大主顾。但那次购买量的猛增转瞬即逝。

4.战争带来的恐惧,使人不寒而栗,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。

5.诚然,我就是如此赞美女性的,以至于在那个年代,人们经常指责我把她们当成了发泄*欲的对象,但我总是以痛心颤抖的声音回应说:“那就让她们把我也当成发泄*欲的对象好了,这样我们就实现了两性平等。”。

6.到了19世纪70年代后期,桉树,诺福克岛松树,竹子,香蕉全都密密麻麻成长起来。

7.树杈间那些无蛛的破网,随着寒风轻颤,网线上悬着的晶亮雨滴,正急速坠下,悄悄地碎在金色的草地上。草柔柔的伏在地面,宛如一幅年代久远的油画,藏起的是对谁无尽的思念。

8., 这个年代的绿衣使者,不论辞风下雨,挨门挨户给人家送信,从来不耽误一天。

9.郑香俤说,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他和其他16名师兄弟,就在村里厅堂里,认认真真拜房利贵为师。

10.粮农组织国际杨树委员会与泗阳合作栽培杨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,当泗阳县首次从意大利引进32棵杨树无性系之时。


※ "年代"的意思解释、年代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