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言谠论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危:高耸的样子;谠:正直。指正直的言论。
出处宋·王安石《答孙元规大资书》:“伏惟阁下危言谠论,流风善政,简在天子之心,而讽于士大夫之口,名声之盛,位势之尊,不宜以细故苟自贬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wēi yán dǎng lùn
注音ㄨㄟ 一ㄢˊ ㄉㄤˇ ㄌㄨㄣˋ
繁体危言讜論
感情危言谠论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危言高论
字义分解
危言谠论造句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(意思解释)
- 翘尾巴(意思解释)
- 背腹受敌(意思解释)
- 自力更生(意思解释)
- 斗唇合舌(意思解释)
- 杀鸡取卵(意思解释)
- 言而无信(意思解释)
- 铁面无私(意思解释)
- 知其不可而为之(意思解释)
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释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释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释)
- 国泰民安(意思解释)
- 死不开口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事与愿违(意思解释)
- 一鼓作气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平地一声雷(意思解释)
- 勤学苦练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运筹帷幄(意思解释)
- 天网恢恢(意思解释)
- 败德辱行(意思解释)
- 圆凿方枘(意思解释)
- 止戈兴仁(意思解释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释)
- 转弯磨角(意思解释)
※ 危言谠论的意思解释、危言谠论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| 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。 |
斩草除根 | 斩:砍断;斩草:割草;除:去掉。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。比喻除去祸根;不留后患。 |
反复无常 | 反复;颠过来倒过去;无常:没有常态。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。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。 |
照葫芦画瓢 |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。 |
敏而好学 | 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 |
肝胆过人 | 胆量超过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气,有血性。 |
语短情长 | 语言简短,情意深长。 |
逆来顺受 | 逆:不顺;顺:顺从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拔茅连茹 | 茅:白茅,一种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。比喻互相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
孝子贤孙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胡子拉碴 |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。 |
流里流气 |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 |
刻不容缓 | 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 |
珠还合浦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稳如泰山 | 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 |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 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。形容婚姻美满称心。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。 |
鸡口牛后 |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|
岁寒三友 | 松、竹经冬不凋,梅花耐寒开放,因此有“岁寒三友”之称。 |
冒失鬼 | 言语、举动鲁莽、轻率的人。 |
止戈兴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
无所畏惧 | 畏惧:害怕。没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
聪明伶俐 | 伶俐:灵活。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;记忆力和理解力强。 |
药石无效 | 药石:药和治病的石针。药和石针都不见效。形容病情严重。 |
过五关斩六将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这是《三国演义》中描写关羽的故事。 |
置之度外 | 放在考虑之外(置:放;度:打算;计较)。形容不放在心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