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顾草庐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草庐三顾”。
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7回回目:“刘玄德三顾草庐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ān gù cǎo lú
注音ㄙㄢ ㄍㄨˋ ㄘㄠˇ ㄌㄨˊ
繁体三顧艸廬
感情三顾草庐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真心诚意邀请。
近义词三顾茅庐
英语call on somebody three times to show one's sincerity
字义分解
三顾草庐造句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褒善贬恶(意思解释)
- 尾生之信(意思解释)
- 德容言功(意思解释)
- 如法炮制(意思解释)
- 举贤任能(意思解释)
- 爱才如渴(意思解释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释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释)
- 取而代之(意思解释)
- 亲上成亲(意思解释)
-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(意思解释)
- 专心一志(意思解释)
- 骨肉之亲(意思解释)
- 遗世绝俗(意思解释)
- 一条龙(意思解释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释)
- 有求必应(意思解释)
- 绵里藏针(意思解释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- 认贼作父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万变不离其宗(意思解释)
- 耳聪目明(意思解释)
- 无穷无尽(意思解释)
- 人尽其才(意思解释)
- 面授机宜(意思解释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释)
※ 三顾草庐的意思解释、三顾草庐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儿女情多 | 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。 |
绿林豪客 | 绿林:西汉王匡、王凤为首的“绿林军”。指聚集山林、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。 |
手下留情 | 下手处理事情时;留些情面;不把事做绝。 |
豆萁燃豆 | 比喻兄弟相残。 |
帮倒忙 | 指主观上想帮忙,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。 |
断断续续 | 不连续的,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。 |
临危受命 |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 |
连编累牍 |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 |
止沸益薪 | 谓本欲止水沸腾,却反而在锅下加柴。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。 |
常年累月 | 长年累月,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。 |
孝子贤孙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 |
举世无敌 |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。 |
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法不阿贵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讨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。意思是秉公执法;不畏权贵。 |
爱毛反裘 | 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拨乱济危 |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 |
药石无效 | 药石:药和治病的石针。药和石针都不见效。形容病情严重。 |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|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 |
湖海飘零 | 飘零:飘泊。居无定所,四处飘泊。 |
书不释手 |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。 |
声色狗马 | 声色:歌舞和女色;狗马:养狗和骑马。后来二语连用;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。 |
断子绝孙 | 指没有子孙后代。多用作诅咒语。 |
英雄所见略同 | 所见:所见到的,指见解;略:大略,大致。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。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。 |
举棋不定 | 举:拿起;拿着。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。比喻临事犹豫不决;拿不定主意。 |
东扯西拉 | 形容说话离题,没有中心。 |
莫明其妙 |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。形容事情非常奇怪,说不出道理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