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火烧火燎火烧火燎的意思
huǒshāohuǒliǎo

火烧火燎



火烧火燎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燎:烘烤;烧烤。指火在燃烧;火在烘烤。形容心情十分焦灼急迫或疼痛难熬。

出处魏巍《山雨》:“小嘎子火烧火燎地再也忍耐不住,就钻出磨房来。”

例子她遭到了不幸,比个寡妇还不如。往后怎么办?想到这里,她心里火烧火燎,呆呆坐着,急得一身汗。(老舍《鼓书艺人》十九)


基础信息

拼音huǒ shāo huǒ liǎo

注音ㄏㄨㄛˇ ㄕㄠ ㄏㄨㄛˇ ㄌ一ㄠˇ

繁体火燒火燎

正音“燎”,不能读作“liáo”。

感情火烧火燎是中性词。

用法联合式;作定语、宾语;指发热或遇到令人焦急的事情。

辨形“燎”,不能写作“了”;“烧”,不能写作“浇”。

辨析火烧火燎和“心如火焚”;都可形容心中十分焦急。但“心如火焚”只有此意;火烧火燎还可指由于热的原因而感到十分难受。

谜语灭火踢倒油罐子

近义词心急如焚、心如火焚

反义词心如止水

英语restless with anxiety(feel terribly hot)


字义分解


火烧火燎造句


1.她那火烧火燎的脾气永远都改不了,仿佛冒着热气的油锅,一不小心就会被灼伤,还是敬而远之为好。

2.在这火伞高张的中午,大地到处都是滚烫滚烫的。一阵风吹来,地上卷起一股热浪,火烧火燎的,让人难以呼吸。

3.典型的火烧火燎,包办代替的文远风格。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火烧火燎的意思解释、火烧火燎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饮鸩止渴 鸩:毒酒。喝毒酒解渴。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;而不顾严重的后果。
日月合壁 日月同时上升,出现于阴历的朔日。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。
遏恶扬善 遏:阻止;扬:宣扬。禁绝坏事,宣扬提倡好事。
离经辨志 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
前因后果 佛教讲;先前种什么因;后来就结什么果;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。指事情的全部过程。
压岁钱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。
心里有鬼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。
兵无常势 兵:战争;常:常规、不变;势:形势。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。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。
取而代之 夺取别人的地位、权利而代替他。
沤沫槿艳 沤:水泡;槿:木槿。晶莹的水泡,艳丽的槿花。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
一场空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
室徒四壁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。喻贫穷。
狭路相逢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没有地方可让。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;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。
经史百子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
分门别类 门:类;别:区别。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。
遗世绝俗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
礼坏乐缺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
苦口婆心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
刚愎自用 刚:强硬。愎:固执;任性。刚愎:倔强固执;不接受别人的意见。自用:自以为是。固执任性;自以为是。
耳聪目明 聪:听觉灵敏。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。
霜露之悲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
叫苦不迭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连声叫苦。
骄傲自满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
薪尽火灭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
过甚其词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
举足轻重 一挪动脚;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。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会打破均势。比喻地位极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
不问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
河山之德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