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末之利的成语故事


毫末之利

拼音háo mò zhī lì

基本解释毫末:指细微。极小的利益。

出处宋·欧阳修《原弊》:“有司屡变其法,以争毫末之利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毫末之利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毫末之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随行就市
眼空一世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1卷:“腹饱万言,眼空一世。”
惨不忍睹 清 黄小配《洪秀全演义》:“尸首堆积,惨不忍睹。”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元·许名奎《忍经》:“尧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
新仇旧恨 唐 韩偓《三月》:“新愁旧恨真无奈,须就邻家瓮底眠。”
假公济私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
默不做声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刘峰默不做声,顺着梯子下了几阶,又回身关好柜底板。”
说雨谈云 元·汤式《赏花时·送友人观光》套曲:“弄柳拈花手倦抬,说雨谈云口倦开,须发已斑白,风流顿改。”
意气风发 三国 魏 曹植《魏德论》:“武皇之兴也,以道凌残,义气风发。”
时至运来 南朝 宋 颜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时至运来,当在三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