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人穿鼻的成语故事


听人穿鼻

拼音tīng rén chuān bí

基本解释听:任凭;穿鼻:牛鼻子穿桊。比喻听凭别人摆布。

出处《南史 张弘策传》:“徐孝嗣才非柱石,听人穿鼻。”


听人穿鼻的故事

公元493年,南朝齐武帝死后,萧昭业继位,吏部尚书徐孝嗣辅佐执政。西昌侯萧鸾密谋要篡位,就密告徐孝嗣。徐孝嗣没有反对,两人联合勒死萧昭业,篡位成功。张弘策评论徐孝嗣像在鼻子穿上绳的牛一样,听人牵引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听人穿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进种善群 清·张鹤龄《法人篇》:“且变法之后,而人亦有与之俱变者,此进种善群之公例,而其效有操券决也。”
及时应令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又忙着替孙子做了一套及时应令的棉袍褂,预备开贺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。”
鹤立鸡群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有人语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
暴发户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书,咱伺候过多少,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,在咱面上混充老爷!”
歇斯底里 茅盾《严霜下的梦》:“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见许多狼,张开了锯样的尖嘴,在撕碎美丽的身体。”
压岁钱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,散押岁钱、荷包、金银锞,摆上合欢宴来。”
晓以大义 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第十四篇:“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,合欲晓以大义。”
视微知着
离弦走板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章:“您哪,也当过解放军呀,花一点,也不能算是离弦走板。”
夷为平地 孙犁《我的绿色书》:“为了方便,把假山、小河,夷为平地,抹上洋灰,使它寸草不生,成了停车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