颠扑不碎的成语故事


颠扑不碎

拼音diān pū bù suì

基本解释颠:跌到;扑:拍打。无论怎样摔打都破碎不了。比喻理论、学说完全正确,无可辩驳。

出处宋·文天祥《西间书院释菜讲义》:“天地间只一个‘诚’字,更颠扑不碎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颠扑不碎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颠扑不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折不扣 茅盾《子夜 一》:“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!”
鸥鸟不下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黄帝》:“海上之人好沤鸟者,每旦之海上,从沤鸟游,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……明日之海上,沤鸟舞而不下也。”
裾马襟牛 唐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
挥霍无度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2回:“因为儿子豹英一向挥霍无度,不敢交与他。”
明知故问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:“见他这番光景,明知故问道:‘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?”
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补卒,秣马利兵,修陈固列。”
鬼烂神焦 唐 韩愈《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》:“截然高周烧四垣,神焦鬼烂无逃门。”
三人行,必有我师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言而无信 《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为言?”
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