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兵释甲的成语故事

拼音jiě bīng shì jiǎ
基本解释解:解除。释:卸下。解除武装,卸掉盔甲。比喻不再参战。
出处明·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第四折:“解兵释甲,社稷宁谧,黎民乐业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解兵释甲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解兵释甲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人面兽心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赞》:“夷狄之人贪而好利,披发左衽,人面兽心。” |
过五关,斩六将 | |
八荒之外 |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虽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,来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” |
胆寒发竖 |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闻者靡不胆寒发竖,永为子孙之戒。” |
蝶粉蜂黄 | 唐·李商隐《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》:“何处拂胸资蝶粉,几时涂额藉蜂黄。” |
飞檐走壁 |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6回:“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。” |
民不畏死 |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” |
难上加难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七回:“所有上条陈一事,竟是难上加难。” |
钿合金钗 | 唐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唯将旧物表深情,钿合金钗寄将去。” |
共商国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