携老扶幼的成语故事

拼音xié lǎo fú yòu
基本解释携:牵引,搀扶。指搀着老人,领着小孩。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动。
出处《新唐书·魏征传》:“贞观初,频年霜早,几内户口并就关外,携老扶幼,来往数年,卒无一户亡去。”
携老扶幼的故事
西晋时期,并州刺史刘琨在赴任途中,见盗寇出没,百姓流离失所,四处逃散,留下的人十分有限。百姓携老扶弱往外讨饭。刘琨招募1000人,转战晋阳,打击盗贼,安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,不到半年,流离的人逐渐回来安居乐业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携老扶幼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披肝沥胆 | 唐 刘贲《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》:“或有以系危之机,兆存亡之变者,臣清披肝沥胆,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。” |
新仇旧恨 | 唐 韩偓《三月》:“新愁旧恨真无奈,须就邻家瓮底眠。” |
尽信书不如无书 | 语出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尽信书,则不如无书。吾于武成,取二三策而已矣。”宋 陆九渊《政之宽猛孰先论》:“鸣呼,尽信书不如无书。” |
颠沛流离 | 宋 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第九卷:“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,保有之难也,而共振显之。” |
筋疲力竭 | 唐 元稹《有酒》诗:“精卫衔芦塞海溢,枯鱼喷沫救池燔。筋疲力竭波更大,鳍焦甲裂身已干。” |
举世混浊 | 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世混浊而不分兮。” |
功成名就 |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 |
惊心动魄 | 南朝 梁 钟嵘《诗品》上卷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。” |
因噎废食 |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 |
自食其果 | 茅盾《〈呼兰河传〉序》:“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,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