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易a>成语词典成事不足,坏事有余成事不足,坏事有余的故事

成事不足,坏事有余的成语故事


成事不足,坏事有余

拼音chéng shì bù zú,huài shì yǒu yú

基本解释成:成就;足:足够。指事情不但办不好,反而把事情弄坏。用于指责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。

出处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5回:“部里书办们,成事不足,坏事有余;胜之不武,不胜为笑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成事不足,坏事有余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成事不足,坏事有余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逍遥法外 南朝 梁 萧统《梁昭明集 林钟六月》:“敬想足下,藏形月府,遁迹冰床,披庄子之七篇,逍遥物外;玩老聃之两卷,恍惚怀中。”
瓮中之鳖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,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,安放在船头之上。”
逢人只说三分话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1卷:“如今俗语云,逢人只说三分话,只此便是不忠。”
简明扼要 毛泽东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:“讲话、演说、写文章和写决议案,都应当简明扼要。”
肝胆过人
学而不厌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慷慨悲歌 晋 陶潜《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》:“慷慨独悲歌,钟期信为贤。”
昂藏七尺 明 汪廷讷《种玉记 奇术》:“天付昂藏七尺躯,寻章摘句懒攻儒。”
俭以养德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诫子书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”
光前启后 明·王九思《绣停针·寿康对山太史》套曲:“名已就,子亦有。凤毛麟角,光前启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