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牛喘月的成语故事

拼音wú niú chuǎn yuè
基本解释吴牛: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。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,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。比喻因疑心而害怕。
出处汉 应劭《风俗通》:“吴牛望月则喘;使之苦于日,见月怖,喘矣!”
吴牛喘月的故事
晋武帝司马炎手下有一名叫满奋的臣子,他很有学问,为人也谦和。晋武帝对他非常器重,经常召见他进宫商议国事,他也因而受到不少同僚的羡慕。但满奋从小生长在温暖的南方,特别怕冷,尤其到了冬天,更是把西北风看得像猛虎一样。而洛阳地处北方,冬季严寒而漫长,这让满奋苦不堪言。
一天,晋武帝召见满奋,他知道满奋畏寒,就命人在北窗下立了一扇结识的屏风。因为屏风是用琉璃做的,所以看上去好像只是一个空架子,风随时都可能吹进来把人卷跑。满奋顶着风,好不容及进了宫。晋武帝赐坐后,一个侍臣把椅子放到北窗下,满奋望着椅子,又望了望北窗,听着风拍打窗棂的声音,不由寒从心起,浑身打颤。他局促地站在原地,不知如何是好。坐吧,怕冷风吹;不做吧,恐怕对皇上不敬。晋武帝看到满奋那左右为难的样子,大笑说:“你就放心坐下吧,那是琉璃屏风,挡风效果更好。”满奋这才松了口气,同时又很不好意思,就自我解嘲道:“我就像吴地的水牛,疑心太重,以致于看到月亮就吓得直喘气。”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吴牛喘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拨云见日 |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二折:“我投至的见了爷爷,就是拨云见日,昏镜重磨。” |
默不做声 |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刘峰默不做声,顺着梯子下了几阶,又回身关好柜底板。” |
沟满壕平 | 李云德《沸腾的群山》:“沟满壕平,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,寒气逼人,滴水成冰。” |
如臂使指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谊传》:“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从。” |
男女授受不亲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。” |
主忧臣劳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臣闻主忧臣劳,主辱臣死。昔者君王辱于会稽,所以不死,为此事也。” |
玉卮无当 |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》:“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,有瓦卮而有当,君渴将何以饮?” |
遁入空门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看破的,遁入空门,我听见,并不惊异。” |
土木形骸 | 《晋书 嵇康传》:“身长七尺八寸,美词气,有风仪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饰。” |
营私舞弊 |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南洋兵船虽然不少,叵奈管带……营私舞弊,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