涤瑕荡秽的成语故事


涤瑕荡秽

拼音dí xiá dàng huì

基本解释涤:清除;瑕:玉上的斑点;荡:清除;秽:肮脏。指清除旧的恶习。

出处东汉 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于是百姓涤瑕荡秽,而镜至清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涤瑕荡秽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涤瑕荡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过尔尔 清 沈复《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》:“其红门局之梅花,姑姑庙之铁树,不过尔尔。”
林下风致 《宣和书谱·妇人薛涛》:“妇人薛涛,成都倡妇也。以诗名利时,虽失身卑下,而有林下风致,故词翰一出,则人争传以为玩。”
翻箱倒柜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:“翻箱倒笼,满屋寻一个遍,那有些影儿。”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谢觉哉《关于独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体的事,不管好处多大,总是‘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’。”
余波未平
刻骨铭心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
胸有成竹 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
栋梁之材 南朝 梁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,森森如千丈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”
遗形藏志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
学而时习之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