授受不亲的成语故事


授受不亲

拼音shòu shòu bù qīn

基本解释授:给予;受:接受。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。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。

出处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淳于髡曰:‘男女授受不亲,神情民?’孟子曰:‘礼也。’”


授受不亲的故事

战国时期,齐国雄辩家淳于髡问孟子男女之间不用手递受物品是礼,那么嫂子掉进水里,小叔子用手去救是礼吗?孟子认为是礼。淳于髡又说天下的人都掉进水里,你为什么不去救?孟子回答说应该用道去救,而不是用手去救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授受不亲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斗筲之人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”
不动声色 宋 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垂绅正笏,不动声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,可谓社稷之臣矣。”
壮气吞牛 明 孙梅锡《琴心记》第二十出:“男儿汉壮气吞牛,丈夫志岂困荒丘?”
靡所底止 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
野心勃勃 清 陈天华《狮子吼》:“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。”
德容言功 语出《礼记·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
人心归向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
不到黄河心不死 清 蒋士铨《空谷香 虎穷》:“我一路何等劝你,你这样人,不到黄河心不死,还说什么亲戚!”
节哀顺变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丧礼,哀戚之至也;节哀,顺变也。君子念始之者也。”
作乱犯上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21回:“智者称为伐罪吊民,愚者即指为作乱犯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