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鼎拔山的成语故事


举鼎拔山

拼音jǔ dǐng bá shān

基本解释能将大鼎举起,能将高山拔动。比喻力大气壮。

出处明·张四维《双烈记·虏骄》:“王基霸业今朝定,举鼎拔山盖世强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举鼎拔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举鼎拔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长嘘短气
寸进尺退 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不敢进寸而退尺。” 唐·韩愈《上兵部李侍郎书》:“寸进尺退,卒无所成。”
劳燕分飞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
力所能及 唐 裴铏《传奇 韦自东》:“殿于宏壮,林泉甚佳,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;似驱役鬼工,非人力所能及。”
罗掘一空 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30回:“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,急切不得巨款,没奈何任他所为。”
多谋善虑 清·李渔《凰求凤·画策》:“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,何不替我筹度一番,行了这个方便也好。”
雪兆丰年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丰年’。”
连编累牍 清 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虽终日兀坐车中,不发一语,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。”
万无一失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
知其不可而为之 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路宿于石门。晨门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。’曰: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?’”